诗集
暂无内容
注解
弄文罹文网:弄文,即从事写作的意思。鲁迅说过:“昔曾弄笔,志在革新”他的小说“不过相信、用他的力量,来改良社会”。罹,遇到,遭受。文网,文化方面的法禁严密像罗网。鲁迅在《呐喊》出版以后,不断受到反动派的迫害。无论是在北平还是在上海,他多次离家避难。1930年以后,国民党当局制定了《出版法》、《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》、《宣传品审查标准》等等,加紧迫害鲁迅的译著、所编的书刊、被禁止的出版、查封没收、邮简扣留,已是常事。鲁迅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说:“文禁如毛、因文得祸之处,真是不胜枚举”。句指反动统治者们直接加以迫害。 抗世违世情:抗世,本反抗旧制度,反抗反动统治。违世情,违背了反动和落后的人情世俗,为旧社会所不容。本句指反动势力和不理解者在思想和舆论方面的责难。早在《呐喊》中的《狂人日记》等篇发表的时候,鲁迅就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攻击。以后,在北京有“现代评论派”等,在上海有“新月派”、“民族主义文学派”及革命队伍中受“左”倾思想影响的人,不断发起左右夹击。鲁迅就曾说过:“我到了上海,却遇见文豪们的笔尖的围剿了,创造社,太阳社,'正人君子'们的新月社中人,都说我不好,连并不标榜门派的现在多升为作家或教授的先生们,那时的文字里,也时常暗暗的奚落我几句,以表示他们的高明”(三闲集-自序)。 积毁可销骨:积毁,一次又一次诽谤,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。据阿袁《鲁迅诗编年笺证》笺注所引,获悉该词的最早源头当是——司马迁《史记。张仪列传》: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又,宋代曾巩《乞出知颍州状》:“有见嫉之积毁,无借誉之私援”。积毁销骨,众口不断地毁谤,可使无法申辩而置于死地。《史记-张仪列传》:“臣闻之,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鲁迅引用这句话,是说自己在《呐喊》出版以来所遭受到得毁谤之深。事实也确是这样。在《狂人日记》发表不久,顽固派就说他是“毁孔孟”,因而是“禽兽行”。以后,攻击鲁迅的人,毁谤他是“学匪”、“土匪”、“绍兴师爷”、“封建余孽”、“堕落文人”、“法西斯主义者”,诬蔑他“醉眼陶然”、“满口黄牙”、是“猩猩的同类”,造谣说他“拿卢布”、“领日元”、“里通外国”,是“汉奸”,设置诅咒他已被反动派“枪毙”了,“患了脑膜炎”,“已生病而死”等等。这样的毁谤只能说明攻击者的无耻,并不能够损伤鲁迅一根毫毛。 空留纸上声:空,徒然,白白地。这里是鲁迅自谦的说法。纸上声,指“呐喊”声,因为这是题在《呐喊》上的,鲁迅又回到这本书上。但这里有鲁迅作为胜利者的自豪。反动势力的文网也好,组织围攻也好,诽谤诋毁也好,这本小说却依然留着,它留在世上,还将继续留下去。
简介
鲁迅在《鲁迅日记》1933年3月2日日记云:“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,于夜写二册赠之。”这“二册”就是《呐喊》和《彷徨》。在《呐喊》上所题的就是本诗。本诗后编入《集外集拾遗》。 山县氏,名初男,日本人。当时是湖北冶萍煤铁公司顾问,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有兴趣,曾译过《老子》一书。经内山完造介绍,与鲁迅有来往。 《呐喊》是鲁迅写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,收入自1918年4月到1922年10月间创作的十四篇作品。它于去1923年8月出版,到鲁迅题诗时恰好十年。所以鲁迅题诗的跋文为:“自题十年前旧作,以请山县先生教正。”本诗写了鲁迅在《呐喊》出版后十年来额遭遇,和他对这些遭遇的态度。
佳句
- 积毁可销骨,空留纸上声。
翻译
暂无内容
评价
暂无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