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汉槎(chá):名兆骞,江苏吴江人。顺治举人,工诗文,以科场事为人所陷,于顺治十六年谪戍宁古塔(今松江省宁安县)。
书:书信。
丙辰:清康熙十五年(公元1676年)
季子: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扎,号延陵季子,素有贤名。后常称姓吴的人为「季子」。这里代指吴兆骞。
行路:过路人。
悠悠:关系很远,不相关。
慰藉:安慰之意。
杯酒:即杯酒言欢的缩语。
魑(chī)魅搏人:魑魅,传说里的山林妖怪。搏人,打人,抓人。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《秋笳集》的跋中说,吴兆骞「为仇家所中,遂遣戍宁古。」
覆雨翻云手:指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,陷害好人的阴毒小人。
牛衣: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。据《汉书·王章传》载,王章贫困的时侯,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。
数天涯,依然骨肉:吴兆骞被遣戍边,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,生有一子四女。
绝塞:极远的边塞。苦寒难受:吴兆骞《秋笳集·卷八》《与计甫草书》中有:「塞外苦寒,四时冰雪。」
廿(niàn)载包胥承一诺:廿载,二十年。从顺治十四年(公元1657年)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,到作者康熙十五年(公元1676年)写这首词,正好二十年。包胥承一诺,据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载,春秋时,楚国大夫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,后果然如愿。
盼乌头马角终相救:《史记·刺客列传·索引》:「丹求归,秦王曰,『乌头白,马生角,乃许耳。』」燕太子丹仰天长叹,上感于天,果然乌头变白,马也生角。
札:信札、书信。
《金缕曲》是清代文学家顾贞观为求纳兰性德搭救好友吴兆骞创作的组词作品,此词为第一首,重在写吴兆骞的苦恨,
此词以书信格式入词,十分别致。「季子平安否?」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,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。不过用「季子」二字却有深意。这里用「季子」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,又使入联想其才德,而且还表明吴地人。(一说,吴兆骞有二兄,季子言其排行。)拿吴季子比吴兆骞,其人才德令人钦佩,而却受了这种冤枉,就更令人同情。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,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。「便归来,平生万事,那堪回首?」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。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,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,又那堪回想。何况现在没有归来,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。「行路悠悠谁慰藉,母老家贫子幼。」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,没有谁能加以安慰,家庭又是如此困难——母老家贫子幼。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,「记不起、从前杯酒」。朋友的文酒之会,杯酒相欢,不要说现在没有了,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,令人伤心。「魑魅搏人应见惯,总输他,覆雨翻云手。」「搏人」,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。「魑魅搏人」,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。杜甫诗:「纷纷轻薄何足数,翻手为云覆手雨。」这里用杜意,就是说,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。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,士人往住转喉触讳。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,既要同情兆骞,又要回避触犯朝廷,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,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。「冰与雪,周旋久。」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。塞外苦寒,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,想象好友塞外,只能与冰雪周旋,而一过就是多年,定令人难受。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,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,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。
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,作者反用为「泪痕莫滴牛衣透」,劝也不要过分伤心,原因何在,「数天涯,依然骨肉,几家能够?比似红颜多命薄,更不如今还有?」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,吴兆骞虽远在关外,却还能牛衣对泣,骨肉一处,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。再说红颜命薄,古今一辙,有才往往命途多舛。这样退一步想,也就得些宽慰。但劝慰要有分寸,只能说到这地步,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:「只绝塞、苦寒难受。」这和上片结尾「冰与雪,周旋久」相呼应。「廿载包胥承一诺,盼乌头马角终相救」,化用春秋后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质于秦而后得归的典故,作者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,表示不管多大困难,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。沉痛感人。「置此札,君怀袖」:这封信请你保存。就是凭证。这几句表现死生不愉的友情,感人肺腑,催入泪下。